“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_泰州美术馆
新闻中心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

作者:i5808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7-6-1  点击:3805

  2017年5月2日,适逢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该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承办,以梳理潘天寿先生的艺术贡献、文化贡献、教育贡献,突显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刘尚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明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出席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邵大箴、袁运甫、张立辰、杜滋龄、薛永年、杨力舟、王迎春、刘曦林、徐家昌、马其宽、马振声、朱理存、李延声、唐勇力、范景中等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亲属代表潘公凯、潘洪、励国仪、朱仁民、李承德、潘晴,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胡钟华、王赞、刘正、杭间、高世名、徐国强和学校老领导,以及展览各主、承办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高等艺术院校、美术馆等机构负责同志;潘天寿先生家乡宁海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来自台湾的潘天寿先生学生代表、海外美术界专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等。开幕式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主持。

  左中一首先致辞。他说,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潘天寿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纪念潘天寿先生,就应当像他那样坚定文化自信,以理性自豪的态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坚持人品、画品相统一,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他的丰厚遗产和精神融入到铸就民族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征程中,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

  李云林在致辞中说,浙江画坛大家云集、硕果累累,潘天寿先生就是其中的德艺双馨的杰出代表。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画教育和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对浙江文化艺术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潘天寿先生的艺术与教育思想久久地涌流在中国美术学院的精神血脉里,铸就了中国美术学院独特的学术灵魂。希望中国美术学院继续传承弘扬潘天寿先生宝贵的艺术思想和崇高的艺术精神,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铸就更多的艺术高峰,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张平表示,潘天寿先生既是民盟美术界的先辈,也是民盟文化界的骄傲。作为主要由文化、教育、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民盟与美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和深厚的历史渊源。盟员中有潘天寿、刘海粟、蒋兆和、吴作人、刘开渠、吴冠中、沙孟海等一批大师巨匠,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民族文化的脊梁,为中国美术史、民盟历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潘天寿等老一辈大师具备历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他们造诣深厚、博古通今、高风亮节、心怀天下,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和精深的文化素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传承而奉献终生,为当代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刘大为回顾了潘天寿在画史、画论、诗文、书法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在那个特定的的历史背景下,潘天寿先生自觉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强调艺术的民族性、继承性和时代性,使中国画的发展得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的过渡。他在面对传统时需操守的文人品格,文人品格不仅是简单的传统的文人道德,而是可以说穿越时空界限,连接现在跟未来的,敢用灵魂来说真话的精神品格。潘天寿先生用尽一生,以实际行动和献身精神守护着他的艺术思想与灵魂,也捍卫了民族文化的尊严。他独特而精湛的艺术作品和崇高而伟大的艺术精神,将给后人无尽的启发,这就是潘天寿先生的文化的意义,也是潘天寿精神的当下重要意义。

  吴为山用「仰之弥高」四个字概括了潘天寿这座历史高峰。他说,潘天寿先生在风起云涌的外部环境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中,孕育了铁骨铮铮而又温厚敦实的品格,造就出格局宏大、气象浑穆、儒雅雄阔的艺术。他创造性地融合「奇美」与「壮美」两个审美范畴,集隶家行家于一体,合南宗北宗为一家、纳工笔意笔为一脉,熔青绿水墨于一炉,创山水花鸟为一科。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留下了20幅传世之作,中国美术馆也完成了给潘老塑一尊塑像的约定。此次大展上,我们有缘再次面对大师极具创造性和启示性的作品,必将重见澄澈的内心世界,又闻深沉的文化心语,复感刚健的人生意识,再品味高蹈的人格理想,使生命退场之后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睽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语境中自强、自信!

  许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现任院长,从每年的新生第一课——参观潘天寿纪念馆开始讲起,将潘老绘画珍贵之处归纳为「骨气」、「雄浑」、「沉郁」三个特点。他说,潘老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开创者,中国的中国画教育和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他一生两度担任中国美院的院长。在中国绘画面对西风东渐的挑战之时,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和坚定的毅力确定民族绘画自强出新的思想,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成为当代中国绘画伟大复兴的顶天扎地的立新者和倡导者。寄铁笔以擎天下,挟飞墨以遨游,凌万顷之卓然,渺苍海而英雄。潘天寿先生用他杰出的丹青生涯,回应历史,回应时代,铮铮翰骨,立最高峰。铁板铜琶,唱大江东!

  最后,潘天寿先生家乡代表、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坚同志致辞。林坚深情回忆起潘天寿先生的早年生活,他说,潘老对中国画自觉的传承,对中国画教育的身体力行,以及对中国画创作的高峰艺术,都来源于强其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今天的宁海,将潘天寿先生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助推经济发展上,用独特的方式弘扬大师精神、培育文化基因,使大师的画品、诗品、人品都成为一代代宁海人的共同记忆。


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

 潘天寿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他把民族绘画提到关乎一民族、一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高度,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作为艺术家,潘天寿先生直面现代之挑战,接续优秀传统之正脉,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力创沉雄奇崛、浩大刚正的画风;以其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作为教育家,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作为画学家,潘天寿先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以国族之画传承光大民族心志,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拉开距离”、“双峰挺立”,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并在现代语境中完成中国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近世以来,中国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恰值此变局的第二个百年,中华民族行进于伟大复兴的道途之上,正应弘扬潘天寿先生“强其骨”的堂堂士气、大丈夫气,以中华翰骨振作民族精神,在21世纪的全球视野中,坚持文化自信,创造艺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精神力量。


    本次展览将展出潘天寿先生120余件作品,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来梳理呈现潘天寿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卓越的笔墨成就,将研究、策展与展示深度结合,从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出发,将潘先生的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构成不同主题版块,力争由潘天寿的形与式,发显其道与统;在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的千年脉络中,阐发潘先生思想之旨归;在现代艺术的世界语境中,展示其艺术之成就;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背景下,揭示潘先生对于弘扬中华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民族艺术的价值意义。

版块一:高风峻骨

    本版块展示潘天寿先生成熟期的代表性巨作,力求突出潘天寿先生艺术的最大特点——“风骨”。风骨是中华艺术的重要精神,其文化根源是儒家对刚健中正人格的强调,其美学表现是情志丰沛、雄健有力。潘天寿先生的作品用笔果断强悍,用墨浑厚苍古,构图奇崛,突出“力”和“气”的表现。他的作品表现的是大自然雄浑顽强的生命力,传达的是质朴高华之美,表达了对自强不息、独立深沉的民族精神的讴歌。

版块二:饮水生涯

    本版块通过档案、手稿等文献,全面呈现潘天寿生平、教育贡献和画学思想。尤其是突出潘天寿对现代中国画教学的贡献,反思民族艺术在当下的教育和传承问题。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大师,但他自己却说:“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1923年潘天寿任教于上海美专,与诸闻韵一起开创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开始了他的美术教育生涯。1928年应杭州国立艺术院之邀,任中国画专任教授,从此与这所学校未曾分离。近代以来,中国画在稳定发展了千百年后,突然遭遇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诘难和变革要求,在教育方式、创作模式、观念思想上面临全方位的从传统向现代的激越转型。在这一进程中,潘天寿以其多方面的学术修养,宏观的把握、敏锐的洞察,对中国画的发展和中国画的教学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并付诸实践,为建立现代的、完整的、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版块三:一味霸悍

    本版块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潘天寿把继承前人成果和高难度的基本功训练看成是创新的起点,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拓展是其创作的原则。同时,他坚持画家的全面修养,将绘画看成是人的(尤其是全面发展的知识分子的)完整人格的外化,重视作品内蕴藏的价值观。他的笔墨是对于文人画末流轻秀促弱之风的反拨,是对汉魏碑刻所记录的远古雄风的追慕,是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大变革的审美回应,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群体性心理期待的象征。透过他的笔墨,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潮和民族精神。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画传统在 20 世纪经历了重大的断裂,尤其是对传统主线理解的断裂。在当今画坛,对中国画笔墨及其内蕴的理解已成为一个大问题。重新解读潘天寿的作品,正是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应该迫切要做的事情。

版块四:奇崛明豁

    本版块聚焦潘天寿在中国画章法上的创造匠心。在近现代画家中,潘天寿的作品在构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显然与前人拉开了距离,他在画面上寻求的是明确的秩序。他通过对古代中国画构图规律的阐发,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总结了从画材的搭配安排、取舍组合,到构图中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交叉、参差、三点关系、三角形的运用、平行线的问题、重心、斜正、画眼、背景、空白处理、四边四角、气脉、开合、不平衡与平衡等等具体的构图规律,以及题跋、印章在构图中的作用,相当全面而具体。明确的秩序,雄阔的力量感,在静态中蕴蓄着动的生命——这就是潘天寿构图的独到之处。

版块五:雁荡山花

    本版块从潘天寿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雁荡山写生为切入口,展示潘天寿“传统出新”创作之路的思想轨迹和实践求索。中国绘画中的“写生”一词,原用于花鸟画,后延伸到山水画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写生观念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扩展、改变乃至消解了中国绘画的写生传统。1949年解放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环境和文艺要求,中国画的改造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很多中国画家以“写生”为手段,找到了传统绘画与现实生活结合的途径。但是,在写生过程中,画家们实际上面对的是中西两种艺术对“现实”和“自然”的不同理解,也面对着中西两种不同的写生观与写生方式。因此,这个时期促成了很多对中西写生观和写生方式的讨论,也产生了不同观念和方法影响下的多样的写生作品。潘天寿这个时期也在政治和文艺政策的大背景下,登山临水,凝想形物,并以此为契机,创作了一系列标志他风格转型的作品。重新梳理他的写生观和写生方式,将突出地体现他对民族绘画艺术特点的自信和执守。

版块六:守常达变

    本版块展示潘天寿在艺术创造上的传承和创新。在潘天寿看来,“新,必须由陈中推动而出。倘接受传统,仅仅停止于传统,或所接受者,非优良传统,则任何学术,亦将无所进步。” 不知传统,何谓创新?只有传统,又何来发展?潘天寿是他那个时代真正的创新巨匠。潘天寿坚定地相信,改革应当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应当使传统更加显示出她的光芒,而不是使之暗淡甚至湮灭。借古开今、推陈出新,潘天寿以其高卓的创造意识,鲜明的艺术面貌,继承了传统,更发展了传统,在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此次展览将在5月1日—5月1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1、3、7、8、9号展厅举行。此外,展览期间还将举行五场“潘天寿与文化自信”主题学术研讨会:一、国家图式与民族气象——潘天寿的文化自信,二、由“南北”而“东西”——潘天寿的文化视野,三、笔墨、章法、意境、格调——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四两峰挺立,传统出新——潘天寿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五、气可撼天地——潘天寿与中国诗词传统。

展览展期为2017-05-01至2017-05-14。

(摄影:张婷婷)



潘天寿 秃头僧图 纸本设色 94.8×172CM 1922


浅绛山水图轴107.9×109cm 1945年


潘天寿 烟雨雨蛙声图 中国画(指墨) 68×135cm 1948


潘天寿 松梅群鸽图 中国画(指墨) 177.2×286cm 1950年代





江山多娇图轴72×30cm 1959年


潘天寿 晴霞图 中国画(指墨) 178.5×148cm 1961

潘天寿 鱼乐图轴 指墨 108×57.5cm 1962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图 中国画 107.8×107.5cm 1963

潘天寿 雁荡花石图卷


猫石芭蕉图50年代设色、指墨237.5×120CM



Copyright Right © 2014 # Powered By 泰州美术馆苏ICP备140490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20502010162号